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和美國制裁,2021年被視為國產單片機(MCU)制造商的轉折點。目前,全球汽車MCU市場已被英飛凌、恩智浦、瑞薩、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和Microchip等六家公司壟斷。這些公司共同占據了全球約90%的市場。與此同時,臺積電負責制造大約70%的這些單片機。
不過,國產單片機一直在追趕。目前,國產單片機只有5%的MCU來自國內,但到2025年,這個數字預計將增長到25%。例如,國產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之一比亞迪的半導體部門一直在尋求開發汽車MCU。
與處理器、存儲器IC、射頻單元和功率半導體相比,國內生產單片機的壓力相對較小,而且該行業通常得到的政策支持較少。
2021年是一個轉折點。除了MCU在汽車電氣化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隨著美中貿易沖突的爆發,向非美國供應商采購的必然需求也成為國內MCU產業的驅動力。此外,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下提高產能的需求也加速了國產MCU生產的趨勢。預計到2025年,中國MCU的全球市場份額將從目前的3%上升到10%。
事實上,國產MCU生態系統已經逐漸成熟,行業提供的產品組合也越來越多樣化。由于汽車MCU行業與一級供應商緊密相連,近15年來中國一級供應商的出現對國內MCU廠商起到了推動作用。芯片自主化和汽車電氣化的國家驅動特別促使這些一級供應商向中國品牌采購。此前,中國一級供應商首選歐美成熟的MCU品牌,以滿足汽車行業嚴格的安全要求。在MCU仍然只占汽車生產成本一小部分的時代,這些供應商中很少有人愿意冒險轉向國內MCU供應商。
目前,國內MCU供應商選擇通過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等安全要求較低的領域進入汽車行業,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國內MCU產業也在尋求通過供應中國汽車制造商進軍全球市場,并開始供應國內外汽車制造商的合資企業。
以上就是英銳恩單片機開發工程師分享的國產單片機資訊。英銳恩專注單片機應用方案設計與開發,提供8位單片機、16位單片機、32位單片機。